市民參觀手工藝術品
志愿服務暖心
木制工藝品傳統民居
展出的草編等文化藝術作品
第三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(jié)藝術成果展開展
145件作品展現殘疾人風采
綿陽新聞網訊(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若雪 王勇 實習生 曾晨 文/圖)9月27日,由市政府殘工委主辦,市殘聯、市文廣旅局承辦的第三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(jié)藝術成果展在綿州大劇院開展。
在本屆藝術成果展上,殘疾人用一幅幅堪稱大師之作的書法、繪畫、攝影、手工藝品告訴觀眾:殘缺也能創(chuàng)造震撼人心的美。一件件精巧別致的刺繡、惟妙惟肖的陶藝作品、一幅幅大氣磅礴的畫作……筆墨線條、刺繡真絲、光影技術在殘疾人的手中產生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,讓作品既有藝術性,又充滿視覺美。“殘疾人朋友有志氣,這些作品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。”在現場參觀的市民李洋站在一幅《清明上河圖》的刺繡作品前連聲稱贊。
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鮮小云作為本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(jié)的評委之一,正在現場細致觀賞所有參展的美術類作品,并仔細記錄每幅作品的特點。“展出的作品都非常有個人特色。”鮮小云說,自己愿意到特校去和學生們交流陶藝等技巧,讓大家把手藝變成技能。
本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(jié)設文藝表演類、作品展示類、影視展播類三個板塊。成果展展出了全市各縣(市、區(qū))肢體、聽力、智力、視力及多重殘疾人創(chuàng)作的共145件展示類作品,涵蓋美術、書法、攝影、手工藝品等類型。這些作品從不同層次、不同角度,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殘疾人對藝術的理解,對美的渴望,以及他們積極向上、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,給觀展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和心靈洗禮。
楊焜皓——
“殘疾人文化藝術節(jié)是屬于我們的節(jié)日”
綿陽新聞網訊(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若雪 實習生 曾晨)9月26日,第三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(jié)正在進行彩排走臺。在舞臺一側,三臺代表團選手楊焜皓身穿演出服,將自己登臺的“秘密武器”緊緊抱在懷中。
在臺上,他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將二胡的琴筒放在大腿上,琴身放穩(wěn)稍左斜,腰桿挺直,坐姿端正,肩向前傾,環(huán)抱二胡。隨著琴音響起,他眼睛半瞇著,拉動琴弦,嘴角浮起一絲淡淡的微笑,很是滿意自己的這次登臺演奏。
“這首曲子,我準備了一年之久。”楊焜皓表示,“文化藝術節(jié)就像我們的節(jié)日一樣。”
“求索的路上有多少困難,可能不學二胡的人不知道,你看我手指上的繭子就知道了。”楊焜皓伸出手來,記者看到,他的幾根手指上已經長出了厚厚的老繭,尤其是食指和中指,“我學習二胡近15年,現在每天會練琴2到4小時。我想,成功就是堅定一個目標,一直往前沖,更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去做這件事。”
編輯:李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