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陽新聞網訊 寶成鐵路翻越峰巒疊嶂的秦嶺山脈,穿越壯麗巍峨的巴蜀山川,是連接西南與西北的交通大動脈。寶成鐵路綿陽工務段綿陽橋路檢查工區(qū)的工人們,擔負起了近120公里線路兩側的檢查任務,一年有近200天在山上巡查,用辛苦和汗水保障了列車的安全運行。
近日,記者發(fā)現,在涪江畔的山林間,一隊身著“紅黃馬夾”的作業(yè)人員格外醒目。“我們一年有近200天在搜山排危,對這里地形十分熟悉。”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工長呂鵬珍說。在一處凸出的石頭前,呂鵬珍用隨身攜帶的卷尺測量了大小,判斷了穩(wěn)固情況,和工友們配合著做好標記,繼續(xù)向前搜索。
呂鵬珍和工友們隨身攜帶著10多斤重的檢查裝備,要攀爬10余公里山路,查危石、排險情、清溝渠。一天下來,要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近兩萬步,他們的衣服濕了又干、干了又濕。“除了清理溝渠邊上的植被、檢查孤石危巖,還要時刻提防蛇蟲咬傷和滑倒摔傷。”呂鵬珍說。
60多年來,這支隊伍雖然歷經多次人員更迭,但管轄的7個山頭、30多處巖體沒有發(fā)生過一次因落石而危及列車運行安全的事件。
為了方便開展檢查,近年來,綿陽工務段加大資金投入,修建了檢查便道,加裝了防護繩,安設了防護網,同時用無人機排查人跡罕至的山體,為搜山排危檢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,也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。
青山不言,鐵道為證。一座座山頭、一張張護網見證著他們的堅守和付出。“最高興的就是看著火車從自己檢查過的山腳下安穩(wěn)駛過,自豪感油然而生。”呂鵬珍說出這句話時,眼里閃著光。
(白樂 綿報融媒記者 彭雪 文/圖)
編輯:譚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