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李興鈞
盛夏驕陽似火,何處覓得清涼?周日午后,與三五好友相約富樂山下的富樂堂,圍坐品茶。杯中花茶氤氳,鼻尖荷香縈繞,偶有微風輕拂,愜意至極。抬眼望去,滿塘荷花在綠葉簇擁下,宛如仙子,盡顯純潔高雅之態(tài)。有的花苞含羞待放,似藏著萬千心事,盼著一場浪漫相逢;有的全然綻放,層層疊疊的花瓣舒展如舞裙,嫩黃的花蕊吐露芬芳,引得蜂蝶流連。
荷花,自古以來便是純潔美好的象征,備受文人墨客青睞。它扎根淤泥,卻能亭亭玉立,不染纖塵。正如周敦頤在《愛蓮說》中所贊:“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凈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”這不僅是對荷花品性的贊美,更蘊含著對高尚人生境界的追求。
放下茶杯,步出“荷風亭”,沿著荷塘西行。炎炎夏日里,荷花成了人們心中的清涼慰藉。立于湖畔,閉眼深吸,清甜荷香沁人心脾。微風拂過,荷花輕搖,仿佛一群身著紗裙的少女,在水面上翩翩起舞,展示著曼妙身姿。荷葉如碧綠的翡翠鋪展在水面,晶瑩的水珠似珍珠般點綴其上,在陽光下閃爍。偶有調(diào)皮的水珠,在風的逗弄下,從荷葉邊緣滑落,墜入湖面,漾起圈圈漣漪。
踏上橫臥湖面的“剪荷橋”,橋上風鈴叮咚作響,清風徐徐。不少游人駐足,用鏡頭定格這如畫美景。滿池荷花,或嬌艷似火,或潔白勝雪,或粉嫩如霞,在綠葉映襯下,宛如羞澀少女,欲語還休。它們或獨自綻放,盡顯孤傲;或三兩相依,訴說柔情。橋下碧波蕩漾,云霧縹緲,一葉烏篷船若隱若現(xiàn),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卷,詩意盎然。
荷花的一生,從含苞、盛放直至凋零,恰似人生的起伏。有熱鬧繁華,也有寧靜孤寂。這一池荷花,何嘗不是在演繹生命的循環(huán)?我們漫步其間,欣賞美景的同時,也能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,感悟人生真諦。荷花,是大自然靈動的精靈,是詩人筆下的婉約佳人,更是禪意中的智慧化身。
行至“十丈長碑”廊道,一首詩詞映入眼簾:“香蓮碧水動,風涼夏日長。長日夏涼風,動水碧蓮香。”短短十字,順讀倒讀皆成詩,每一句都描繪出不同的夏日景致,令人回味無窮。清代才女吳絳雪用精妙文字,為我們勾勒出清幽雅致的夏日意境。在此處,伴著荷香,重讀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細品“濯清漣而不妖”,仿佛穿越時空,與古人一同領略游湖觀荷的雅趣。
在鋼筋水泥構筑的喧囂都市中,我們渴望一方寧靜之所,暫避生活的煩惱與疲憊,留存心中的悠然與美好。富樂荷塘便是這樣一處凈土,讓我們放慢腳步,沉浸在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的詩意中,感受大自然的饋贈,獲得心靈的洗禮與慰藉。